"疯狂"的水库污染
2011年08月25日 来源:三农直通车 责任编辑:lintingting
惠州多个村庄发生因水库遭污染,村民们与承包户冲突的事件,农村水库污染问题浮出水面。
2010年11月初,惠州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入重要议程,确保明年解决17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本月19日,惠州市人大调研组对全市水库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也指出水库遭到污染的问题,并就水库水质保护提出了相应建议。
"自从水库养了鸭子之后,自来水水质越来越差。我们不得不重新铺设一条管道连接山泉水与家里的自来水管。"惠阳平潭镇村民张雄佳说,平潭坑塘口 水库因承包给他人养鸭,水库的水质每况愈下。去年,因水库遭污染严重,村民们与承包户多次发生冲突。近日,南都记者走访发现,像坑塘口水库这样养殖业对水 库造成污染的现象,在惠州多个乡村都有发生。
老人的回忆那时水库的水舀起来就喝
惠州大规模兴建水库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参与水库建设的惠阳良井镇时化村小组76岁的老人叶正强回忆,"村里的男女青壮年都 要参加挖水库,一块平地上,要挖出一个大窟窿,上千亩,你说那有多大的工程量,容易吗?现在想都不敢想。"老人还记得,一大早,几千人拿着铁锹争先恐后地 劳作;中午打着赤膊的男人们排着队吃着大锅饭;晚上,大伙儿搭着帐篷,驱赶着蚊子在水库边呼呼大睡。(叶正强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面到处种着 水稻。"水库的水不仅是我们的生活用水,也用来灌溉农田。农忙时,我们干活累了,就坐到水库旁的大树下,渴了,用草帽舀起水库的水就往嘴里灌;热了,扑通 一下就跳进水库里面游泳。"想起往事,老人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笑容,"那时,水库的水质真清澈,一趴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水库下面的青苔、青草,清 晰可见;游泳时,鱼儿经常触碰着我们的脚底,痒痒的。"
"不过,上世纪90年代以后,水库的水质就每况愈下了。"叶正强话锋一转,指着水库里面正在嬉戏的一群鸭子说。
镜头1:小型水库旁边养猪养鸭,水质浑浊
位于惠阳区良井镇的黄洞水库周边绿树成荫,群山环绕。不过,与这一幅美景有点不协调的是,水库旁边有几间小房子,那是几间小型猪舍,猪儿们正在 嗷嗷大叫,养猪产生的粪便则排在水库旁边的小池子里,很容易渗透到水库里。在水库中央,一群鸭子正在畅游,与空中偶尔飞过的白鹭相映成趣。据黄洞村村民叶 先生说,自从水库边养了猪,水库里面养了鸭之后,水库的水质就每况愈下。南都记者看到,水库的水已非常浑浊,呈黄色。"现在,我们用水库的水灌溉也在担 心,会不会导致种出来的粮食被污染?"叶先生忧心忡忡。
惠阳平潭坑塘口水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据平潭张新村村干部张玉培说,2003年,由于村里面无人交纳水库的管理费,村里面经商议决定以兑换管 理费的方式把水库承包给他人养鸭。"可是,养鸭之后,水库的水质每况愈下,甚至对农业的灌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玉培说,为此,村民们不得不重新铺设 一条管道把山上的水与村民家中的水管连接起来,以改善水质。此外,村民们为了保护水源,要求撕毁与承包户的合同,赶走承包户,由此多次发生冲突。近日,南 都记者在坑塘口水库看到,水库不仅成为养鸭的场所,而且,中间还建起了一条大坝,水库的格局也被改变了,水库的水质看上去很浑浊。村民表示暂时无法改变现 状,"合同签了16年,还没有到期,我们也无法阻止他养鸭。"
镜头2:大型水库水质尚好,但不能直接饮用
南都记者从惠州市水务局出示的资料上看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惠州市全市现已建成水库479座,其中,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库3座,分别是白盆珠水库、显岗水库和天堂山水库。白盆珠水库、观洞水库等,都被用做惠州市的后备水源。
近日,南都记者分别走访了惠城区的白盆珠水库、观洞水库,惠阳区的鸡心石水库、沙田水库以及黄洞水库,还有大亚湾的丰田水库,发现作为后备水源的大型水库大多保护良好,水质状况较好;但即使这些水库,水质也已大不如前,村民们已不再直接饮用水库的水。
鸡心石水库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办麻蔗背村,水库周边是一片片的香蕉林。南都记者在水库边看到,水库的水很清澈,水面上几条红鲤鱼在水中漫游,水 库一角,几名老人在垂钓。"鸡心石水库的水质保护得还是不错的,而且,周边没有养殖场,上游也没有工厂,所以,这个水库是绝大部分秋长人的饮用水源。"水 库管理人员老冯话锋一转,"不过,上世纪80年代以前,水库水质非常好,达到一类水质,村民们可以直接饮用水库的水。目前,水库的水需要在水厂加工后才能 饮用。"
麻蔗背50岁的村民叶伟亮家住在水库旁,对水库水质的变化有着深刻的记忆。"上世纪60年代,我记得,每到早上,很多人提着桶,一桶一桶地挑着 水往家里走。"叶伟亮回忆说,水库的水当时可以直接舀起来喝。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民们就不再直接饮用水库的水了。叶伟亮说,"虽然现在水库的水还比 较清澈,但是,相比以前,已经差了很多。"对于其中的原因,叶伟亮说,"虽然这里没有农业污染,但是,村民们不自觉,不善于保护,周边有种果树的,也有一 定污染,而且,2008年水库改制之前,水库很少有人打理。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水库的水质下降。"
管理员的讲述:从可直饮到蓝藻爆发到重新改善
"我们家两代人都看守观洞水库。"提起水库,刘惠红充满自豪,近10年来,她亲历了水库改制的变迁,也见证了村民们在饮用水库水方面的生活习惯的改变。
刘惠红说,她小时候,"当时的水质非常干净,可以直接饮用,所以村民们都喜欢在水库里面游泳。"刘惠红记得,1986年,在她读高中的时候,学 校就是直接从水库中取水,供学生使用的。"我记得我们一下课,很多同学就拿着矿泉水水瓶往水库跑,灌满了水之后就匆匆往教室跑,边走边往嘴里倒水。"
"水库除了提供灌溉用水,还出产大量的鱼类。"刘惠红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的水库里还经常能够捕获四五十斤的大鱼。"那时候全村老少都拿着网 来捕鱼,然后一条条串起来,晒成鱼干。"刘惠红说,"鱼儿能够在水库里面自由地生长,也是因为当时的水质好。不过到了90年代以后,水库开始承包给人进行 养殖,承包人开始限制捕捞,于是这种捕鱼的热闹景象也不再出现了。"
刘惠红介绍,除了养鱼,水库还承包给鸭、鹅等水禽养殖户,这对水库水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水库边的山地也被开垦种植桉树。而由于桉树与水库争夺水分,导致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水质污染。
刘惠红清楚地记得,2005年,由于养殖户在水库中投放过多的饲料,导致蓝藻爆发性增长,严重污染水质。此后在水利部门的督促下,观洞水库叫停 了水禽养殖,同时,水库水质也受到严密监控,目前保持在二类水质。南都记者随刘惠红来到观洞水库的南坝,看到水库的水比较清澈,只是近岸处的水面上漂浮着 一层尘土。刘惠红说,目前水库仅用于养鱼,而且不允许投放饲料,严格控制水质。
刘惠红认为,水库管理不善,水质下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制之前,工资发不出,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刚工作的时候,水库管理员的工资都是从灌 溉收取的水费中支付的。2004年大旱导致全年发不出工资,城区政府便批出每人每月400元的工资,其余200元由水费支付。""有的水库工作人员发不出 工资,就由村里面的村民以交粮食的方式兑换管理费。我还记得每到春节很多工作人员提着麻袋去村民家中催村民交纳粮食的情形。"刘惠红笑着说,很多管理人员 有双重身份,是水库管理人员,也是农民,平时也要忙农活。
工资过低,水库管理站留不住人,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水库管理站常见"铁将军"守门。"水库没人打理,水库的水质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不 过,刘惠红说,2008年改制以后,管理人员的工资由政府财政支付,水库边的小房子也改建成了新的办公楼。"现在管理员的工资都在2300-2400元左 右,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大家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水库了。"
人大代表调研指出部分水库水质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水库承包、管理不善是主因
本月19日,惠州市人大调研组走访了惠州市多个水库后就水库水质保护发表看法并提出建议。惠州市人大代表朱挺青说,目前,惠州全市的水库水质基本保护良好,但有部分水库水质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水库被承包出去之后,水库附近或水库内进行养殖。
惠阳区副区长杨远辉指出,水库水质遭到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村级管理的小型水库管养得不到保障,往往出租、承包经营时间较早,合同承包款比 较低且有的被提前预收透支,导致村委或村民小组投入的维修养护费用普遍不足,致使工程设施正常的维修养护得不到保障。二是少数小型水库水质污染严重,有些 小型水库承包养殖禽畜,造成水质污染。三是小型水库山权地界划分不清,确权发证工作难以落实。这样造成水库管理范围内开荒种果、围库造地、库中设库的现象 时有发生,给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妨碍,同时也造成水质变差。
如今57岁的惠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张耀华认为,由于历史局限,当工业发展,养殖业兴起以及周边地质被破坏的时候,水库的水质很容易遭到破坏。"上 世纪90年代以后,水库的水质就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水库被承包出去之后作为养殖业的使用场所。而且,有的合同一签就是几十年。"张耀华说,2008年, 惠州市水利部门出台了新的规定,严禁水库内养殖,"但是,很多水库承包合同还远远没有到期,水利部门也无能为力。"
有着多年水库管理经验的张耀华认为,"要保证水库不被污染,一定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起来。水库的上游不能有工厂,水库边和水库内不能够再有养殖 业。而且,水库的水质一定要定时检测,如有污染,一定要引起重视。另外,管理人员一定要执证上岗。"张耀华说,2008年以前,很多管理人员都身兼农民的 身份,不懂得如何管理水库,维护水质的安全,"今后,水库管理人员一定要经过培训,加强对他们水库的管理意识和责任。"
惠州市水务局工程科科长林足龙承认,"全市还有10多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部分受到污染的水库水源。我们现在也在采取措施,力争明年让所有人饮上安全的自来水。"
出路与建议
划定水源保护区
市人大代表陈就和建议,应该及时划定水源保护区,"如果有些水库不在水源保护区,那么,保护起来就比较麻烦,周边的工厂、养殖业就无法及时清 理。"他还建议,对于有些仍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库,应该加强监测,"应每月、每季度对水库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惠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张耀华表 示,成立水源保护区非常有必要,"例如,博罗的一间小型水库以前污染很严重,上游有工厂,而且,周边到处是养猪场,致使水库的水污浊不堪。去年,该水库成 立水源保护区之后,养猪场被撤离了,工厂搬迁了,现在水质日益好转,已达到了三类水质。"
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惠阳区副区长杨远辉表示,要确保水库水质达标,需尽快开展小型水库山权地界划定工作。按照《惠阳区小型水库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征用管理用地 征收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可以避免水库周边乱种植的现象发生,保护水质不被破坏。同时,小型水库管理人员要逐渐推行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招考录用,并 每年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小型水库管理人员整体管理水平。另外,对出租、承包养殖禽畜的小型水库,要严格控制禽畜放养规模,对承包合同期满的小型水库,要 到期一宗,收回一宗;条件许可的,要提前终止合同,以后不准搞禽畜放养经营。
落实经费改善管理
市水务局工程科科长林足龙说,2008年11月惠州市出台了《惠州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从制订办法、落实经费、强化责任和建章立制等方面入 手,改变了该市小型水库长期"无人管、无钱修"的状况,理顺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小型水库管理制度。同时,市政府每年下达小型水库 市级补助资金260万元,确保水库长期发挥效益。"目前,惠州市正在开展《惠州市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针对大中型水库、重要小型水库深入调研, 摸清存在问题,科学制定切实有效的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林足龙说。
三峡水库污染
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后,如何确保三峡水库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了解到,目前三峡水库的污染负荷绝大多数依旧来自面源污染,呈现量大难控的特点。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目前三峡水库主要污染物的等标负荷百分比中,面源污染物占到60%-70%。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库区及其上游的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污染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同时,部分库区工矿企业违规违法排污等点源污染问题也很突出。
在三峡水库建成后,支流回水影响区水流减缓,扩散能力减弱,营养物质易于富集,为藻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2004年后,香溪河、大宁河、小江等支流回水库湾水域水质变化较为明显,连续数年爆发蓝藻等优势藻类孽生的"水华"现象,给三峡水资源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崇俊说,库区经三峡工程蓄水淹没后,剩下来的土地大多贫瘠。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库区农业生产 中普遍存在着过度施肥和不合理打药的情况。未被农作物吸收的营养成分随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水库水体,成为水库水体污染源。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查,三峡库区农地每亩农药的施用量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每亩施用量。2005年,三峡库区农地每亩化肥施用量为36.5千克,农药折纯使用量为3.11千克,而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施肥标准为每亩15千克。
重庆库区的涪陵区也曾调查发现,该区农村在施肥方面存在氮、磷用量过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水田氮、磷、钾的最佳比例为1:0.4:0.8,旱地 为1:0.32:0.59,而涪陵区的整体情况是1:0.29:0.08。同时,因为有超过八成的土地采用的施肥方式是地表施撒,造成土壤板结,雨季到来 时,造成大量氮、磷流入长江水体。而氮和磷是藻类生长的重要营养源,长江藻类因此疯狂生长产生"水华"。
王崇俊说,这也是为什么巴东县的神龙溪风景区没有一家工厂和养殖场,却依旧爆发"水华"的根本原因。他表示,要对三峡水库的水污染进行治理,不仅要控制点源污染,而且要控制面源污染,"但控制面源污染谈何容易。"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说,在三峡库区的上游还有青海、四川等地,且有多条支流注入长江。在这些地方,农业生产普遍较为落后,不合理的施肥和不恰当的撒药普遍存在,需要跨省域协调,而传统生产方式短期内很难改变。
现有的产业结构也不适应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库区的调查,在三峡库区20个区县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比重超过20%的有15个区县;第一产业的生产依旧以农户为单元,以种植粮食和喂养牲畜为主,规模化水平不高。
面源污染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负荷过重。目前,三峡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4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根据重庆市移民局的调查,三峡库区重庆段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3人,人口密度与库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移民局的一名官员说,三峡库区人均耕地低于一亩,而在此要养活一个人需要的耕地量至少为1.5亩。在库区有限的耕地上,农民们只有通过不合理的复种指数、深度垦殖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来提高产量,并靠此来解决生存问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