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4, 2010

20100324云南兴隆村:干旱和污染带来的慢性死亡

2010-03-24 11:38:11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兴隆村位于南盘江流域的云南陆良县西桥工业园区边上,这里有大量农药化工厂、粉煤灰场,在过去几年里,村里的水源不能用了,耕地也不能种了。因患癌症去世 的村民占死亡人数的30%.面对枯竭的河川,兴隆村3000余村民一筹莫展。该拿什么抗旱呢?

 

南方都市报324日报道 兴隆村位于南盘江流域的云南陆良县西桥工业园区边上,这里有大量农药化工厂、粉煤灰 场,在过去几年里,人们突然发现,村里的水源不能用了,耕地也不能种了。最让村民们担心的是,因患癌症去世的村民占死亡人数的30%。面对枯竭的河川,兴 隆村3000余村民一筹莫展。该拿什么抗旱呢?

一头水牛焦躁地踢打着麦地里的黄土疙瘩,路边大片的胡杨林几乎快要枯死了。通往兴隆村的小路上被大片白色物质覆盖。远远望去,犹如北方极寒之地的大 雪,一片苍茫。

58岁的张朗生和27岁的儿子张绍明正在已经开裂的麦田里忙碌着。这块约5亩大小的麦地,是兴隆村现存可以耕种的为数不多的土地了。

被污染的小麦卖给谁

低矮的小麦娇柔无力地被一捆捆扎好。张朗生有些抱怨地说,今年的麦子赔本了。但更让他担心的是,这些自己绝对不会食用的小麦该怎么处理?卖给谁?

他说,这些麦子是被污染的。整个村子被覆盖上的白色物质,是从当地粉煤灰基地和磷肥厂飘出的浮尘和生产废料。那在当地村民眼里,是"毒物"

"自从那些工厂建成,我们村子就完了。水源被大面积污染,人畜用水捉襟见肘。拿什么来抗旱?"张朗生指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冒烟的大烟囱说,从上个世纪 中期开始,数十家大型造纸厂、金属制品厂、磷肥厂、农药化工厂被引进到兴隆村。

2年后,空气中刺鼻的腥臭和村中唯一的饮水来源"龙王潭"出现一种"黄锈"。张朗生说,此时,村内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村民中患癌症的比例突然猛 增。"肺癌""胃癌""肠癌",一份份诊断报告开始纠缠兴隆村小新、摆基、兴庄等几个寨子。这些因病死亡的村民中年纪最小的仅二十六七岁。

常黑宝、王小狗、王见明、刘模先、崔竹存、董时坤(均为音译)……这些人的名字,被记录在兴隆村患癌死亡人员的名单上。27岁的张绍明说,那不是符 号,是曾经活生生的人。其中的董时坤如果还活着,和他同岁。

当地一位村民介绍说,2008年和2009年,兴隆村又先后有包括26岁的王路平、42岁的王红兵和常万荣的妻子在内的多人死于癌症。现在,村民常 鸭福40多岁的妻子刚刚被确诊,和多位患者一样,正等待生命的终结……

在刺鼻的腥臭笼罩下,南都记者昨日对兴隆村周边进行了实地调查。云南银河纸业、龙源锌业有限公司、龙海化工的两个厂区、东陆冶炼厂、富强磷石膏厂等 数十家大型排污企业将兴隆村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龙海华工一个厂区,距离兴隆村的小寨子不足千米。

在这些厂区调查20分钟过后,记者的喉咙开始发痒、脸部有轻微刺痛感。而这些,在当地村民眼中都是"平常事"

51岁的村民李木金说,西桥工业园区中,最早进驻在兴隆村的是银河纸业,另外一家化工厂在此地也有近20年的历史了。村民们就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多 次反映,而陆良县环保局等有关组织也曾到该村调查,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环保局说,水源质量和空气质量确实不达标,但不能确定患癌死亡的村民就是与这些工厂的生产排放有关系。"李木金说,为了和村民搞好关系,有工厂还 曾为兴隆村捐建小学。

污水乱排重创水源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对兴隆村周边的多个河道和水渠进行实地调查。在一处隐蔽的山丘处,一家无牌粉煤灰小厂将整个山坳占据,"严禁人、禽进入安 全网内,内有有害粉尘,不听忠告者后果自负"的红色大字格外扎眼,旁边的水渠因为多年的粉尘沉淀,已经荒废。

村民老刘说,周围遍布的铁丝网是矿主自行圈起的,类似这样"自行圈地挣大钱"的情况在小白户乡村四处可见。

"既然知道粉尘煤是有害的,为什么还允许这样的企业开在我们村子里?"老刘说,因为不停地排放粉尘,水渠内有水的时候,村民也不敢用。

为了圈地,这些私营企业主还大面积地砍伐已有植被。在兴隆村边上,大片刚刚长成的林木被贴着根部砍断。记者目测了一下,仅在粉煤灰厂山坳边,被砍伐 的林木就有近10亩。

在兴隆村附近耕地的道路,大量生活垃圾堆放在路边,绵延数公里。村民介绍说,生活垃圾除了是部分不守规矩的村民丢弃的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附近工业园 区的工厂夜里派车偷运至此的。

进村前,一条不知名的河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青紫色的水流沿着河渠一路向西流去。张绍明说,这是化工厂的排污渠,这些水随着河渠全部流到了下游的河 沟里,导致灌溉用水受到破坏。

"他们在工厂里面也挖了不少排污井,一些毒性太大的污水就通过排污井直接排到地下。"围观的村民说,这在当地是公开的秘密。虽然现在大旱,需要打井 寻水,但他们绝不会在工厂边上钻探,这里的地下水早在数年前就靠不住了。

废料堆积耕地荒废

绕过兴隆村前的厂区,"雪白"的泥土淹没到脚踝。一辆满载工业废料的卡车经过,顿时狂乱飞扬的"雪花"让人联想到电影画面中的"雪风暴",不到1分 钟,记者口腔和鼻腔中已经被"粉尘"裹满。

就在距离一家化肥厂不远的地方,一辆农用卡车正在向路边倾倒白色泥状物质。司机师傅说,这是从边上的工厂里拉出的工业废料。

一些村民说,就是因为这些被就地屯放的工业废料,兴隆村位于厂区附近的耕地被侵占了,已经到了无法耕种的地步。而即便是距离厂区稍远的其它土地,村 民说,种出的蔬菜和粮食也靠不住。附近乡邻知道兴隆村的情况,都不敢"关照"

对于这些,附近工厂的负责人在面对村民质疑的时候仍坚持"土地已经是我们的,与村民无关"

村民们说,这些土地都是早年被租赁或低价转出的,现在他们担心的是,合同期满后,耕地的复耕还有无可能。在他们眼里,这样的环境破坏已经不可修复。

水源绝流学校或停课

在距离工业废料堆积处不远的地方,是"龙王潭"的所在地。村民昔日的生活水源已经被盖起的厂房覆盖。但在村民的引领下,记者还是找到了一处龙王潭的 出水口,厚厚的粉尘覆盖下,水源已经彻底坏死。

没有了龙王潭的水,村民意见很大。当地政府很快协调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从兴隆村后面一个叫"大河沿"的抽水供给。这一举措在当时立即见 效。由于离厂区较远,大河沿被作为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长期使用。

记者昨日驱车赶到大河沿时,这里早已枯竭。在兴隆小学边上开超市的村民刘燕坤说,目前,兴隆村已经无水可饮。

从今年2月开始,村民开始在村内设法打井。但长期的干旱导致土地硬死,寻找地下水源的行动严重受挫。为了满足兴隆村小学400多师生的用水需要,当 地新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大河沿放下水泵将一些死水(水洼)抽上来,灌入水塔专供该校使用。

当地官员很清楚,大旱当前,这样的做法只能救急,治标不治本。"没办法啊,流动水源没有了。地下水如果还找不到,只能停课了。"兴隆村新农村办事处 官员说,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兴隆村出现,附近的板桥、三岔河、马街等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本报特派记者发自云南陆良

工厂老板:

例行检查均达标村民胡搅蛮缠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多次试图进入厂区内部采访被拒。按照两家工厂门前公开贴出的联系方式,记者昨日下午致电两名工厂负责人。另记者意外的是,对于村 民的投诉,这两名负责人均表示"知情"

但他们同时宣称,工厂与村委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签有合同,不存在违规、违法生产的情况。一名工厂负责人还称,在当地每年例行的"节能减排"考核中, 他们均没有被查出任何问题。对于村民多年的上访和投诉,他们认为只是一部分"不懂法律"的村民在胡搅蛮缠。

"这是狡辩,环保部门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就是不重视。"一位村民无奈地说。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纪许光)

No comments:

 

Web Site Hit Counters
IBM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