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9, 2015

中国空气质量报告发布 京津冀空气污染严重

近日,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5)简版》。报告显示,各省(市)在过去一年中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执行力度很大,部分工作超额完成。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河南PM2.5污染十分严重,其中河南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需要引起更高重视。山西、山东、上海等省(市)空气质量改善显著。

关于空气质量 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 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究竟如何? 通过对PM2.5数据的分析, 2014年交出优异成绩单的前三甲是山西、山东和上海,这三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比上一年降了16.7%、16.3%和16.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河南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连续的PM2.5严重污染区域,其中河南的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应引起更大关注。
对PM10数据的分析则显示,海南、云南、广东、贵州、黑龙江和广西等6个省份达标,成绩处于前列。然而与2013年相比,却有10个省(市)2014年的数据不降反升,这10个省(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
O3除北京之外其他公布数据的省(市)均达标,NO2有5省(市)超标,其中北京和天津超标最多。
SO2虽然全部省(市)年均浓度均达标,但在采暖期北方地区超标情况依然不容忽视。
▲ 污染物减达标了吗? 针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分析表明,2014年SO2、NOx的减排效果显著,汞的排放控制也逐步得到关注。部分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如设定煤炭消费总量目标、淘汰黄标车等,在2014年不但有效降低了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还带来了显著的协同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这些措施也支持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在15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推动了整体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进展。
▲ 空气质量管理现状如何? 然而,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省(市)信息公开程度依然不够理想,30个省(市)信息公开程度总体得分率为59.5%。其中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均不可追溯;空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大都未对公众公开,只有天津首次做出了尝试。
结语. 报告通过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提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各地先天污染自净能力差异大、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以及机动车全国范围内增速加快等几个方面。
京津冀及周边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地区、川渝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等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大气污染自净能力也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山东、江西、辽宁、河北、宁夏、青海和江苏等7省(市)重污染行业占比重高,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山西、内蒙古、宁夏、贵州、安徽、河北、陕西等七省的煤炭能源消费高,能源结构清洁化压力较大;上海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远高于全国平均,且上海、江苏、浙江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分列第全国的第1、3、8位,聚集形成一个高耗煤地区,对空气质量形成很大挑战。
随着空气质量管理机制的完善、减排措施的深入落实,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省(市)不断加入到空气质量达标的行列中。
清洁空气管理报告 五大主要结论
▲ 2014年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明显 重点区域中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等10个省(市)/地区的平均降幅达11.92%。
▲ 颗粒物污染突出 颗粒物污染较为突出,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明显,部分区域未来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 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显著 SO2、NOX(氮氧化物)减排效果显著,汞的排放控制、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等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 空气质量管理取得一定进展 中央和地方在立法和标准制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监测、信息公开及经济措施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未来治理困难程度较大 各地空气污染治理困难程度差异性明显,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压力空前。

No comments:

 

Web Site Hit Counters
IBM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