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 2009

拯救湘江

湘江告急!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

 

湘江告急!

《人民日报》记者 贺广华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昌 湖南报道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1978年,湘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由此而来。相当长时期内,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砷、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

湘江已不堪重负。

值得庆幸的是,湘江污染治理已迎来转机――国家正考虑把湘江列为国家的又一个重点治理流域,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有望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围。今后,湖南将在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环境税费改革、污染责任险等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方面获得全国率先试点权。

除政策支持外,更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到2010年将投入700亿元治理湘江水污染,到2015年将投入3000亿元用于湘江流域综合整治。

在此之前,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治理区域(流域)仅限于"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后来追加的"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水库)

作为长江众多支流中的一条,湘江为何能引起中央决策层高度关注并有望纳入国家的又一个重点治理流域?

带着疑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随同湖南省环保局官员,对湘江流域特别是湘江重金属污染的四 个重点区域――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霞湾港、湘潭竹埠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采访,全面了解湘江污染现状、探寻污染成因和治理现状, 并亲身感受和记录这里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No comments:

 

Web Site Hit Counters
IBM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