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03日 11:03:16 华龙网―重庆日报
金鉴明(环境生态学专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物种移地等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戴个草帽、挽起裤管……快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专家金鉴明说,这是他来三峡库区调研的常扮"行头"。
"重庆三峡库区的农村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严重,生态补偿、生态农业都是急需突破的。"这个已记不得自己来过多少次重庆的老人,却对重庆三峡库区的水污染状况了如指掌。
农村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大
长江支流以及干流的很多回水区,开始出现绿藻等,水质呈现富营养化污染状况比较普遍。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农村的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等面源污染是"罪魁祸首"。金鉴明举例说,比如农作物种植,每亩施肥250公斤算是达到要求,可为了农作物的更加茁壮成长,不少农民把300公斤甚至400公斤的肥料,施进一亩土地里。
"水涨水落,泥土及化肥被卷入水里,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他有些痛心地说,水产养殖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了鱼儿长得大又快,养殖户常常会投入过多的饵料。
还有就是城镇污水。他说,由于目前管网的不配套以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有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中。
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要从源头上遏制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三峡库区可考虑发展循环生态农业。"金鉴明说。
有了沼气,农民使用它烧水做饭,可节约原煤,秸秆等废渣还可作原料。沼气渣内含有大量氮、磷、钾等养分和有机质,施到农田后,成了农作物生长的 主要肥料,解决了过去向农田投入大量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成本加大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用沼气废渣作肥料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无污染,成为绿色食品。
他认为,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突破了相关的沼气新技术,这在三峡库区推广起来,会比较方便。
"在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三峡库区还可发展立体式的生态农业。"他举例说,浙江滕头村有条葡萄河,上面种葡萄,下面养鱼。
为了使葡萄不把阳光全部挡住,农户会不让葡萄藤太密,以保证一些阳光可以散射到水面。当葡萄熟了,周边的鸟就吃葡萄和葡萄藤上的虫子,鸟粪掉进水里正好喂鱼。
上游污染上游补,上游造林下游补
如何来缓解长江的水质污染问题?金鉴明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上游排污,下游就受到污染。这时,上游就应该对下游有补偿。"他说,反过来,如果上游没有工业污染,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好,水源很清,下游水质也会很好。下游获益了,下游就该对上游有所补偿。"
金鉴明说,目前全国的生态补偿还处于试点阶段,但效果很不错。
比如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质不错,除了严格控制企业污染排放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珠江三角洲上游江西省辖区内的四个县,植被保护得很好。于是,江西和广东两省,通过签订生态补偿的协议,广东省对江西省进行生态补偿。
同时,对于污染较大的矿产业,上游开矿就势必会把下游污染得一塌糊涂,因此,矿区要赔偿损失。对于保护得很好的自然保护区,不能开发,这个损失,会造成地方丢失一定的GDP,造成人员失业,获益的一方,就要补偿这部分损失。
"上游保护得好,对中游、下游都有益。因此,上游的损失,中游、下游要补偿。"金鉴明说,这对缓解三峡库区水污染是很奏效的。生态补与偿的双方,要很严格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对损失多少、时间年限等因素的补偿,要严格计算。
记者 周 芹 关媛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